南梁革命紀念館實踐教育活動心得

情報偵察系黨支部 楊巖鈺
2019年5月24日,我院黨委組織黨員干部前往華池南梁革命紀念館開展“主題當日”實踐教育活動。24日上午,一行人踏上了赴南梁學習的征程,通過兩天時間的學習活動,深切的感受到了百折不撓、自強不息的過去和現代的南梁精神。
兩天中,我們參觀了馬錫五審判方式陳列館,還參觀了南梁革命紀念館、南梁革命烈士紀念碑,抗大七分校和軍民大生產紀念館等。兩天的學習是如此充實,讓我心中的思緒和感想涌上心頭。
華池縣是革命老區縣,是原陜甘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和陜甘邊蘇維埃政府所在地,為長征中的中央紅軍和黨中央提供了落腳點,為八路軍北上抗日提供了出發點,在我黨歷史上具有“兩點一存”的重要意義,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軍民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,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“面向群眾、堅守信念、顧全大局、求實開拓”為內涵的偉大南梁精神,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南梁精神,什么是南梁精神,在倉促的兩天時間中,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。南梁精神是土地革命時期以劉志丹、謝子長、習仲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廣大群眾一起克服重重困難,在陜甘邊區開展革命實踐,創建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區的過程中逐步發展成熟的革命精神。它是面向群眾、以人為本的合作精神;是堅守信念、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;是顧全大局忠于黨的團結精神;是求實開拓、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。南梁精神驗證了我黨“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”,它凝結著黨的“三大法寶”和“三大作風”思想精髓,貫徹著黨的“三嚴三實”的政治品格,詮釋了對黨絕對忠誠的“四個意識”。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和形成了南梁精神。
通過親身體驗,我們深感“南梁精神”內涵豐富,博大精深,它反映在理想信念、思想品德、精神風貌、工作作風、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,它是第二次國內革命后期“碩果僅存”的革命根據地,為長征中的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提供了落腳點,是八路軍三大主力開赴前線的出發點,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“兩點一存”的重要地位。在血與火的斗爭中,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以“面向群眾、堅守信念、顧全大局、求實開拓”為主要內容的南梁精神。
在南梁紅色教育中,領略了老一輩革命家始終以黨的奮斗目標為自己的理想信念,堅定不移地為革命赴湯蹈火、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。“信念堅定,是新時期好干部的第一位的標準。黨員干部要堅定政治立場,牢固樹立“四種意識”,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,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復雜局面,都要清楚地知道舉什么旗、走什么路;要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,堅守對黨忠誠的政治操守,勇挑為民服務的政治擔當,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、敢于亮劍發聲,在復雜矛盾面前立場堅定、敢于真碰較真。做到在是非面前分得清、在名利面前放得下、在關鍵時刻靠得住,成為人民群眾信得過的黨員干部、百姓靠得住的基層領導干部隊伍。
作為一名黨員,我深深的感受到應該更加提高政治站位,對黨忠誠,勇于創新,開拓進取,履行崗位職責,今后我將進一步把學習培訓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落實的動力。在個人提升方面,加強政治和專業學習,只有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順應學院發展的需求,為學院的快速發展發光發熱!
南梁精神的永存,銘刻在心,它將指引我更加努力學習,創新工作,不斷進步!個人學習教育后的階段小結和體會,雖點小面窄,今后將繼續深刻學習,將理論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去。
赴慶陽南梁革命紀念館憑吊先烈宣誓,感而吟之,口占七律兩首:
其一(平水 一先韻)
工農革命卷狂瀾,辟地開天越百年。
北國風云追馬列,南梁星火起峰煙。
錘鐮敲斷舊鏈鎖,槍桿玉成新政權。
多少先賢眠沃土,換來赤縣有今天。
其二 (平水 七陽韻)
牢記初心未敢忘,重溫舊誓謁南梁。
追思往事風雷勁,銘記先賢云夢長。
矢志難移織綿繡,壯懷不已譜華章。
試看華夏復興路,億萬堯民奔小康。